国家金融监督总局发布了5月份的上险量数据,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乘用车上险量186.6万辆,同比增长9.6%;与5月份的汽车销售量268.6万辆存在82万辆的差距,同比增速为11.2%,也与上险量的增速有差距。
当然会有人觉得,上险量与销售量之间存在滞后的问题,查找了2024年7月份的数据作为对比。
2024年7月份国内乘用车上险量为183万辆,乘用车销售量为226.2万辆,差距为43.2万辆,明显今年5月份的上险量和汽车销售量之间的差距比2024年7月份大不少。
假如再参考眼下备受关注的零公里二手车,可能更能说明这类销售量与上险量差距的问题,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剖析指,2024年中国二手车交易市场中的可以概念为零公里二手车的占比已高达12.7%,而2024年中国的二手车成交量为1961.4万辆,这就意味着这一年成交的零公里二手车数目已达到249万辆。
除此之外,早前的库存量数据也让业界担心,据了解中国的汽车库存量已达到350万辆,创下了历史新高纪录,巨量的库存让汽车行业承受着巨大的重压,也显示出车辆销售并不是如汽车企业所言的那样乐观。
这类数据无疑凸显出汽车行业为了获得销售量增长的成绩,致使了各方面数据出现的矛盾,然而这种为了提供美观销售量数据的做法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隐忧,毕竟这种销售量操作手法非常难保持长久。
促进汽车企业操纵汽车销售量,在于汽车行业的角逐异常激烈,尤其是去年以来多家汽车企业陷入困境,这让汽车企业开始为存活担心,而汽车销售量恰恰影响着一家汽车企业的生死存亡。
去年以来几家陷入困境的车企让用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用户找不到售后服务,修理保养找不到零配件,致使汽车紧急贬值七成到九成,由此致使买家开始离得远远的销售量规模小的汽车企业,而这类销售量规模小的车企假如再出现销售量下跌,买家自然更不愿购买,车企就会陷入死亡螺旋。
为了防止这种局面,很多车企自然拼命抬高销售量,由此致使了零公里二手车很多出现、上险量和销售量差距拉大、库存激增的现象,虽然车企都了解这种操作不可以持久,然而他们仍然选择这样做,考虑的自然是过了当下这一关,防止成为最早被淘汰的车企,将来那就等将来再说吧。
除去销售量这一关,当下很多汽车企业还面临着亏损的冲击,去年以来的猛烈价格战不断推低着行业的价值率,去年已跌至4个百分点多一点,今年以来更进一步跌穿4个百分点,很多汽车企业陷入亏损。
上述这种单纯推高销售量的做法恰恰会进一步抬升亏损额,可以说这种花钱游戏也很难持久,有外资车企就表示他们正在等待着中国车企烧死,然后他们再回来国内市场抢市场,显然他们觉得中国汽车企业的这类骚操作不会太久,资金实力雄厚的外资车企随时筹备着回归国内市场。
声明:取材互联网,小心分辨